Search

【人生如何活得精采?看看瑞典65+退休老人的詮釋】

最近家裡做工程所以到鄉下男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人生如何活得精采?看看瑞典65+退休老人的詮釋】

最近家裡做工程所以到鄉下男友雙親家寄住,一邊待產一邊觀察65+的瑞典退休人士的生活(一邊當米蟲...)。

男友的父親今年71,母親68,兩人退休後都持續著某種形式的勞動。父親獨自經營一大片森林,每天都忙著整理林地、鋸木等,偶爾還會買進舊船自行整修再轉賣,家裡大小裝修都自己來,有時甚至連孩子們家裡的大小裝修都會幫上一手。母親退休後就一直在之前任職的學校繼續幫忙代班,一直到最近才決定不再繼續,因為覺得雖然只是代班,但責任感讓她沒有退休的感覺。她有一片小菜園、一座小溫室還有許多植物要照料,時不時幫忙照顧孫子,平常跟鄰居朋友運動、聚會,偶爾織織毛線。除此之外,兩個人時不時也會安排一些度假行程,退休後似乎也沒有比較閒。

前天剛好是他們一個月一次的家族聚會,父親的兩個兄弟與他們的妻子來訪。我本以為只是吃吃喝喝的老人聚會,想不到這些65+竟然頗有「生產力」!吃吃喝喝當然少不了,但一用完午餐,老人們就自動分為兩組,男士們到書房,一人一台筆電進行家族研究,輸入新的家族成員、紀錄親族的故事等,他們已經回溯到17世紀的祖先;女士們就到客廳開始織毛線,大家都剛好有剛出生、快出生的孫,邊織邊聊,好不歡樂。「工作」之後便以fika結束這快樂的聚會。離別之前大家拿出手機,很「智慧」的約了下個月見面的時間。

瑞典老人們真的很有活力,退休之後繼續進修、打工、當志工的大有人在,65+聚會裡,討論的話題除了兒孫近況、親族回憶、度假心得之外,還包括各自最近在進行的「計畫」,有人投入藍莓嫁接,有人打算參加機車越野賽...。

瑞典是個滿重視年長者的國家,連電影都有不少以老人重新找到自己或跟世界的連結為主的題材。除了很有名的《百歲老人翹家去》之外,還有有關獨居老人的《明天別再來敲門》(En man som heter Ove),失婚婦人重新找回自我的《清單人生》(Britt-Marie var här),到這幾天剛上映的新片《我的爸爸瑪麗安》(暫譯。Min pappa Marianne),都是很幽默、給人溫暖的長者故事。

尤其是新片《我的爸爸瑪麗安》改編自瑞典作家Ester Roxberg的非虛構作品《我的爸爸安克莉絲汀》,描述她的父親Åke,一個保守的神父在60大壽之後,決定要「出櫃」以女性的身分生活的歷程。電影中描述的老人出櫃故事雖然非常勵志感人,但也多少淡化了現實中各方面的艱辛、掙扎。

總而言之,這個社會除了重視小孩、年輕人以外,也沒有把老人拋棄,雖然他們已經「淡出江湖」、不再是眾人矚目的焦點,但活躍於各場域的他們仍是社會重要成員,讓人想忽略都難!

(題外話:有趣的是,這位出櫃的神父就住在本小鎮,算是滿有名的人物,很多人對這個故事略有耳聞,甚至親眼目睹過本人風采,也許是這樣,目前本地票房看起來滿好的。)

#祝大家健康吃百二
#瑞典老人
#退休人生


Tags:

About author
如果說每個國家都像人一樣,有不同的個性與特質 瑞典這個人給我的印象 溫文有禮,話不多,享受獨處卻也能很人來瘋 有一點高傲自豪,盡力不讓你看到 思想開放、寬大,想辦法照顧身邊每個人 不好特權,喜歡人人互相尊重的平等 熟悉少一點便利多一點樂趣的生活 會生壞心眼,也有面對的勇氣 也會懼怕未知,但努力相信知識與溝通的力量 面對紛擾的時局,懂得利用自己的專長介入 做好能做該做的,然後保持積極樂觀 瑞典之於我 似一個可以遠離江湖打打殺殺的避風港 修復破碎脆弱玻璃心的庇護工廠 撞得頭破血流後 回過頭可以安慰自己,還可以瑞典一點 生活 腳步再慢一點,心胸再寬大一點,對人再和善一點 對這個世界再多相信一點 分享對瑞典點點滴滴的觀察和理解 還有在瑞典 一點生活 希望在某個時間點也能療癒一下在現實衝撞的疲憊受創的妳/你 歡迎大家來聊
瑞典一點 生活 分享對瑞典點點滴滴的觀察和理解 在瑞典 一點生活
View all posts